钻天杨简介 | |
---|---|
钻天杨,中药名。为杨柳科植物钻天杨populusnigravar.italica(moench)koehne的树皮。我国长江及黄河流域各地广为栽培。具有凉血解毒,祛风除湿之功效。常用于感冒,肝炎,痢疾,风湿疼痛,脚气肿,烧烫伤,疥癣秃疮 | |
中文名称 | 钻天杨 |
性味归经 | 味苦,性寒。归肝、心经 |
药材分类 | 植物 |
功效作用
功能
凉血解毒,祛风除湿。
主治
感冒,肝炎,痢疾,风湿疼痛,脚气肿,烧烫伤,疥癣秃疮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30g;或泡酒。外用:适量,烧炭研末调搽;或熬膏涂。
相关论述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“凉血解毒,祛风除湿。”
临床应用
相关配伍
1、治肝炎,痢疾,感冒:鲜钻天杨树皮60-120g。水煎服。(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)
2、治风湿疼痛,脚气肿:(钻天杨)树皮泡酒服。(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)
3、治高血压:(钻天杨)树皮30g。水煎服。(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)
4、治烧烫伤:(钻天杨)枝适量。烧成灰,加冰片少量,用香油调匀,涂患处。(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)
5、治疥癣秃疮(钻天杨)树皮烧炭,香油调搽,每日数次;或树皮、花熬膏用。(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)
加工炮制
采收加工
秋、冬季采收或结合栽培伐木采收,将剥取的树皮鲜用或晒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