胆囊储存胆汁,帮助人体消化,十分重要。长期的胆囊结石,很容易导致慢性胆囊炎。而且慢性胆囊炎反复发作,对人体 健康 危害很大。
慢性胆囊炎的危害:导致胆囊萎缩失去功能;导致慢性胆囊结石;导致急性黄疸;导致胆囊癌。
中医认为,气滞、湿热、淤血会导致患者胆腑气郁、胆失通降,是造成慢性胆囊炎的重要病机。在选择用药上主要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,选择疏肝利胆的药物。治疗慢性胆囊炎常用的中成药有消炎利胆片、胆康片、胆宁片等。
消炎利胆片主要有穿心莲、苦木、溪黄草等。
消炎利胆片方中的君药是溪黄草,它具有清热利湿、凉血散瘀等功效。而且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,溪黄草可发挥抗菌、抗炎、抗肿瘤、保肝利胆的作用;具有清热解毒,凉血消肿作用的穿心莲,和具有清热燥湿、解毒杀虫功效的苦木共为臣药,在方中,可以帮助溪黄草更好地发挥其抗炎,保肝利胆的作用。消炎利胆片具有清热利湿、清肝利胆的功效。在临床上常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胆囊炎、胆管炎等疾病。
胆康片的主要由茵陈、蒲公英、柴胡、郁金、人工牛黄、栀子、大黄、薄荷油等中草药调制而成。
方中的大黄可发挥清湿热、解毒的功效;栀子可发挥清热,凉血,泻火的功效;人工牛黄可发挥解毒的功效,可起到很好的保肝利胆的作用;郁金、柴胡可帮助肝脏行气解郁;蒲公英可发挥清热解毒的功效,可以起到很好的抗炎作用;茵陈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,在方中可起到很好的护肝利胆作用;薄荷油具有疏风清热的功效,可起到极强的杀菌作用。这几味中草药共同作用,可起到很好的舒肝利胆、清热解毒、消炎止痛的功效。胆康片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胆囊炎,胆道结石等胆道疾病。
胆宁片中主要是由青皮、陈皮、郁金、虎杖、山楂、白茅根、大黄等中草药调制而成。具有疏肝利胆、清热通下的功效。
这个方剂中主要发挥作用的是青皮和陈皮。青皮味道较苦,走肝胆经,具有疏肝行气,消积化滞的功效,而且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,青皮中的有效成分具有很好的保肝利胆作用,可以有效缓解由肝炎,胆囊炎引起的胸肋胀满等不适症状。陈皮可强健脾胃,有助除湿,还可以促进消化液分泌,另外陈皮还可以起到很好的消炎作用。二药合用,疏肝、行气、燥湿、保肝利胆;郁金在方中可发挥活血止痛、利胆退黄、行气解郁、清心凉血的功效;虎杖在方中可发挥散瘀止痛、清热解毒、利湿退黄的功效;山楂在方中可起到健胃消食、行气散瘀的功效;白茅根在方中可发挥清热利尿的功效;大黄在方中可发挥解毒、祛瘀、凉血、泻火、清湿热的功效。胆宁片可用于肝郁气滞,湿热未清所致慢性胆囊炎,症状通常为右上腹隐隐作痛、食入作胀、胃纳不香、嗳气、便秘。
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,胆宁片中的药物成分可以保护胆囊功能,促进胆囊中的结石溶石,改善胆汁淤积,具有很好的保肝利胆作用。在临床上常用于慢性胆囊炎的辅助治疗。
17种中药的药名和药效
人参
【性味】甘微苦,温。
【归经】入脾、肺经。
【功用主治-人参的功效】大补元气,固脱生津,安神。
治劳伤虚损,食少,倦怠,反胃吐食,大便滑泄,虚咳喘促,自汗暴脱,惊悸,健忘,眩晕头痛,阳痿,尿频,消渴,妇女崩漏,小儿慢惊,及久虚不复,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。
大黄
【性味】苦,寒.
【归经】入胃、大肠、肝经。
【功用主治-大黄的功效】泻热毒,破积滞,行瘀血。
治实热便秘,谵语发托,食积痞满,痢疾初起,里急后重,瘀停经闭,症瘕积聚,时行热疫,暴眼赤痛,吐血,衄血,阳黄,水肿,淋浊,溲亦,痈疡肿毒,疔疮,汤火伤。
泻热通肠,凉血解毒,逐瘀通经。
用于实热便秘、积滞腹痛、泻痢不爽、湿热黄疸。
黄芩
【性味】苦,寒。
【归经】入心、肺、胆、大肠经。
【功用主治-黄芩的功效】泻实火,除湿热,止血,安胎。
治壮热烦渴,肺热咳嗽,湿热泻痢,黄疸,热淋,吐、衄、崩、漏,目赤肿痛,胎动不安,痈肿疔疮。
黄芪
【性味】 性温,味甘。
【功能主治】 补气固表,托毒排脓,利尿,生肌。
用于气虚乏力、久泻脱肛、自汗、水肿、子官脱垂、慢性肾炎蛋白尿、糖尿病、疮口久不愈合。
茯苓
【性味】甘淡,平。
【归经】入心、脾、肺经。
【功用主治-茯苓的功效】渗湿利水,益脾和胃,宁心安神。
治小便不利,水肿胀满,痰饮咳逆,呕哕,泄泻,遗精,淋浊,惊悸,健忘。
白术
【性味】苦甘,温。
【归经】入脾、胃经。
【功用主治-白术的功效】补脾,益胃,燥湿,和中,安胎。
治脾胃气弱,不思饮食,倦怠少气,虚胀,泄泻,痰饮,水肿,黄疸,湿痹,小便不利,头晕,自汗,胎气不安。
川芎
【性味】辛,温。
【归经】入肝、胆经。
【功用主治-川芎的功效】行气开郁,法风燥湿,活血止痛。
治风冷头痛旋晕,胁痛腹疼,寒痹筋挛,经闭,难产,产后瘀阻块痛,痈疽疮疡。
用于月经不调,经闭痛经,瘕腹痛,胸胁刺痛,跌扑肿痛,头痛,风湿痹痛。
- 上一篇:
- 下一篇: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