转眼间,2个月的中药房实习又到尾声了,在主任的安排下,我下个星期要到西药房实习最后的2个月了。又一次的离别是那么的舍不得啊。喜欢上中药房的清静,中药房的中药味,中药房的同事……这里的一切给我的记忆是那么的深。
从进中药房的那一刻起,我就告诉自己,要好好学习,像在中心摆药室那样,认真听讲,把任务认真完成,做什么事都要细心,再细心。药房关系的是病人的健康,所以马虎不得。
现在就总结一下,两个月来在中药房的实习生活、工作总结。
在中药房实习期间,我基本掌握了中药房的工作流程,掌握了各种处方的调配,各种剧麻药,毒药的发放,学会了怎么用药称,明白了处方的分类和书写,清楚了哪些是常用中药,了解了有毒性的中药及其危害。
并从中学习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,锻炼了条理分明的工作态度,中药房的工作看似简单,但日复一日的重复劳作都是需要极大地耐心和坚持,都需要认真的用心的去学、去做。
在工作上,老师们总是给予我及时的指导,在错误上,并没有批评我,而是耐心给我讲解错误在哪,要怎么纠正。对于她们的指导,我都会耐心听讲,谨记于心。
感冒的症状是怎样的?
感冒的症状虽然多种多样,但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两大类:
1、局部症状:包括鼻塞、流涕、喷嚏、咽痛、干咳、声音嘶哑、流眼泪、耳蒙、耳鸣等。这是感冒病毒在呼吸道局部大量生长繁殖,造成呼吸道粘膜炎症所致。
感冒的实质是炎症,而肿痛和渗出,是一切炎症的普遍表现。鼻粘膜水肿会造成“鼻阻”;鼻粘膜渗出增加就会“流鼻涕”,炎症往下发展累及咽喉部就会“咽痛”、“干咳”;如果累及了声带,就会“声音嘶哑”。由于人体的五官是相互联通的,鼻部炎症如果累及了眼睛与鼻子的通道“鼻泪管”,正常的泪液循环通道被阻,就会“流眼泪”;炎症累及耳朵与咽喉的通道“咽鼓管”,导致内耳与外耳间的气压失衡,就会“耳蒙”、“耳鸣”。
2、全身症状:包括发热、全身酸痛、食欲不振等。这些症状是感冒病毒或细菌在呼吸道局部繁殖的过程中,不断释放毒素进入血液所致。
感冒病原毒素会刺激机体产生一种叫做“前列腺素”的物质,该物质具有极强的致热和致痛作用,表现在身体上就是发热和全身酸痛。
感冒也是一种疾病,身体在疾病状态下代谢会加速,这需要消耗大量能量,于是我们会感到乏力和没精神。至于有时候感冒了会吃不下东西,那也与病原毒素有关,可能是这些毒素作用于味觉感受器,让我们感到吃什么都“没滋味”,由于味觉丧失,最后干脆就不知道饿了。
上述感冒的两组症状,依导致感冒的病原类型而有所侧重。通常普通感冒(病原为普通感冒病毒)以局部症状为主;而流感(病原为流感病毒)以全身症状为主。但不管以哪一组症状为主,只有具备了“鼻塞、流涕、喷嚏”这样一些上呼吸道“卡他症状”,并且排除了其它疾病之后,才可以诊断感冒
中药西药如何辨别
中药和西药的概念划分 中医药和西医药,在十八世纪以前, 是难于区分的,都可称作民间医药或民族医药。十八世纪以后,西方各国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发展,尤其是化学、化学工业和现代生物学的发展,相继形成了现代的西医药学。西医药学,它是由于传入我国以后,相对于原来的中医药学而言的。西药,就是相对于我国的传统药物—中药而言的。 中药和西药的概念,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,应当结合不同的医药学体系来划分:以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术语表示药物的性能和功效,从而能按中医药理论体系来使用的药物,称作中药;以现代科学术语来表示药物的性能和功效,从而能按西医药理论体系来使用的药物,称作西药。据此,即使一些常用中药,若只考虑其西医药理论体系下的性能和功效,并按西药来使用,则亦应称之为西药。同理,若将西药按中医药理论指导,以中药的特性和功效为内容,进行研究,总结归纳出它们的 中医药理论体系木语所表示的中药特性、功效及使用规律,从而能按中医药理论体系来使用,那么,就成了中药。 中成药(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atent prescription)中成药是以中草药为原料,经制剂加工制成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,包括丸、散、膏、丹各种剂型。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经过千百年医疗实践创造、总结的有效方剂的精华。
- 上一篇:
- 下一篇: 返回列表